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综述

面向锂电池固态化的界面特性及表征技术分析

韩策;申韶鹏;孙洪睿;

固态电池因其优异的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固-固界面作为电池内部离子传输的重要通道,面临着点接触、离子传输效率低、界面副反应和机械稳定性差等挑战。本文综述了固态电池中固-固界面的特性,并评述了电化学分析技术、拆解分析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以及在线传感技术等先进表征技术的应用。通过界面劣化过程解析,揭示了接触裂化与副反应裂化的协同作用机制。面向固态电池装车应用需求,展望了界面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复合电解质设计、功能性添加剂开发等界面改性策略,并探讨了界面科学的新研究方向。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13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论文

富锂正极材料在常压下的电化学性能及应用

谈亚军;冯明燕;王正伟;

在常压条件(电压范围为2.7~4.2 V)下,富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材料具备显著优势。在常温环境下进行的1 C倍率充放电循环测试中,材料的容量基本保持稳定,经2 500次循环后,容量剩余率达103.4%(对比2.7~4.3 V电压区间测试时,材料经200次循环后容量剩余率仅为90%左右)。循环初期,放电容量的不断提升以及X射线衍射(XRD)组分精修结果均表明,在常压条件下Li_2MnO_3存在缓慢分解现象,并在充放电过程中发挥补锂作用。进一步将富锂材料与锰酸锂以不同质量比复合,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电池。实验结果表明,在富锂材料添加量为50%(质量分数)的复合体系中,电池在常温下以1 C倍率进行充放电循环500次后,容量基本不衰减;在45℃高温环境下,以1 C倍率进行充放电循环400次后,容量剩余率仍高达94.3%。富锂材料的补锂作用有效减缓了锰酸锂在前期循环中的大幅容量衰减,使锰酸锂性能提升超过20%,同时提高了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2,46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行业动态

《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的演进和实施

符丁蜜;张智寰;王鑫;王莹莹;陈寿;

近年来,全球电池市场的需求急剧上升,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光伏和储能系统等领域。为应对电池产业的可持续性挑战,欧盟制定了《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新电池法),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环保措施推动行业转型。本文首先回顾欧盟早期电池指令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限制电池中有害物质含量(质量分数)和提升回收率方面的成效与不足。之后介绍了新电池法的立法过程,包括草案发布、公众咨询、三方会谈及最终通过的时间轴。新电池法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引入碳足迹声明、电池回收利用率目标、数字产品护照和供应链尽职调查等具体要求。这些措施旨在增强电池产业的可持续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升欧盟在电池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后,本文探讨了新电池法及二级法案的实施情况,包括法规生效的时间、分阶段的实施计划以及欧盟委员会的监督职责。研究表明,新电池法为欧盟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指导,助力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和经济转型。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27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出海的专利风险分析——以美国为例

何飘;

在动力电池产业的闭环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企业正加速出海设立电池工厂,下一步还将在海外设立动力电池回收站和再利用工厂,以实现产业闭环的本土化发展。为了探究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出海所面临的专利风险和技术保护等相关问题,本文选取以出海美国为例进行分析,利用incoPat数据库检索获得了美国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方面的专利数据,通过专利分析的方法,研究梳理了专利申请情况、竞争态势、关键专利布局,以及重点创新主体。在此基础上结合政策和产业信息,分析研判我国企业出海美国时面临的专利侵权风险和专利布局风险,并尝试提出应对专利风险、保护自身技术的建议措施,为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出海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参考。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18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2024年中国废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王海波;张春强;林虹;钱飞宏;袁朝勇;金永根;蔡军全;焦亚伟;曹国庆;

本文概述了我国电池市场需求情况,通过电池质量分析电池生产、销售与废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物质流。讨论了2015—2025年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锌锰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系列电池产品产销量、进出口量与消费量,推估废电池产生量与回收处理量,2024年废电池回收处理量达到683万t,回收价值约为604亿元。汇编了废电池回收处理与再生材料相关政策法规与电池标准,为废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行业信息分析,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97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论文

炭系水性导电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马芳;陈国标;胡春益;

针对现有水性导电涂层制备成本高、表面润湿角较小的问题,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质,价格低廉的炭黑和石墨为导电填料,通过与其他助剂共混,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导电性能优异的水性导电涂料。探究了石墨和炭黑总质量分数、石墨/炭黑质量比、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及偶联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涂层的体积电阻率和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墨/炭黑的质量分数为10%、石墨/炭黑的质量比为3∶2、丙烯酸酯质量分数为10%、偶联剂质量分数为1.5%时,涂层的综合性能最优,其电阻率达到0.103 4Ω·cm,附着力为1级,硬度达到HB,静态接触角达到91.84°。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13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大容量储能电池的安全性研究

党彦宝;陈中军;陈海廷;娄豫皖;

本研究采用厚度为9μm、孔隙率为45%的聚乙烯(PE)基膜,对比了自研430 Ah大容量电池与常用280 Ah储能电池的性能差异。测试数据表明,采用叠片结构和隔膜涂胶设计的430 Ah电池在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均显著优于卷绕结构的280 Ah电池,在针刺测试中温升控制在3℃以内。此外,430 Ah电池在循环45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8.5%,比280 Ah电池高3%。叠片结构设计和隔膜涂胶优化设计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提升了电池容量和性能,实现了更长的循环寿命。本研究为大容量储能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2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

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李云霞;万亚锋;师启华;王金涛;吕正中;

富锂锰基材料x Li_2MnO_3·(1-x)LiMO_2(M=Ni、Co、Mn、Zr、Mg等)是一种层状结构的锂离子正极材料,因高可逆比容量(>250 mAh/g)和低瓦时成本而备受关注。富锂锰基材料已成功应用于不同场景,常见于纯用正极材料(固态电池优选正极材料)、混掺类(与锰酸锂、磷酸锰铁锂等混合使用)、正极补锂剂等多种场合。富锂锰基材料的合成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聚合物热解法、水热合法以及固相法,其中共沉淀法工艺成熟,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其性能不断创新升级,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将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向发展。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99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论文

锂离子电池隔膜连续高速卷绕结构的实现

吴学科;陈飞;阳如坤;杨吉;贺雁;陈荣军;杨飞飞;

锂离子电池卷绕机作为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文中提出了一种隔膜连续高速卷绕机,介绍了其工作流程、主要模块及控制策略,并进一步阐述了隔膜追切技术、卷针吸附技术及自动变卷径技术的实现方法和结构。这三种新技术将卷绕机的整机效率提高了30%以上,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有助于实现卷绕电芯的规模化生产。

2025 年 03 期 v.29 ;
[下载次数: 33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梯次利用无标识锂离子电池的余能测量

吕媛媛;李锦花;马腾洲;

新能源汽车对降低石油依赖和减少废气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社会意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源,锂离子电池在各类电子产品和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已进入大量梯次回收利用阶段。本文选取最常见的车用电池进行简要分析,结合试验数据对其基本属性予以阐述,并提出以下方法和判别标准:(1)无标签标识的锂离子电池的余能测试方法;(2)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的判别标准,以期对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的检验监管提供助力。

2025 年 03 期 v.29 ; 海关总署科技项目(2023HK075); 南京海关科技项目(2024KJ32)
[下载次数: 17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